中国园林网 - 园林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园林商人 | 企业动态 | 市场动态 | 苗木 | 花卉 | 养护 | 致富经 | 病虫害防治 | 经验交流 | 生物多样性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园林术语
园林术语
[全部术语] [植物库] [景观库]

术语内容
百脉根
产地分布: 广布于欧、大洋、非、亚等洲,中国西南、西北等地区 形态特征: 小叶5,其中2小叶生于叶柄基部,其余3小叶生顶端,小叶卵形或倒卵形,基部圆楔形。花冠黄色,旗瓣宽卵圆形。荚果长圆柱形。种子绿色,肾形。 生长习性: 喜阳光。
百里柳
产地分布: 产河南。 形态特征: 灌木。小枝无毛,棕褐色。幼芽有柔毛,长达14毫米,橄榄褐色,狭椭圆形,后无毛。叶厚纸质,披针形至椭圆状披针形,长2.5-6厘米,宽8-18毫米,小枝上部叶披针形,长至11.5厘米,宽2.5厘米,两端钝,或先端渐尖,上面暗绿色,无毛,或基部叶腋有疏毛,下面苍白色,边缘有尖腺锯齿,每1厘米长有3-4齿;叶柄粗短,长约6毫米。花序无梗,圆柱形,长3.5厘米,粗3毫米,轴有柔毛;子房卵状圆柱形,长约2毫米,无毛,柱头2裂;苞片倒卵形,先端圆,2色,与子房柄等长;腺体1,腹生,约为子房柄长的1/3。蒴果卵状圆柱形,无毛,长约4毫米。
百合竹
产地分布: 分布于马达加斯加。栽培要求富含有机质的砂壤土,也有用水泡养。 形态特征: 多年生长绿灌木或小乔木。叶线形或披针形,全缘,浓绿有光泽,松散成簇;花序单生或分枝,常反折,花白色。见于栽培的还有斑叶金边白合竹(cv.‘Variegata’也叫金边富贵竹,叶缘有见金黄色纵纹。 生长习性: 习性强健,喜高温多湿,生长适温20—28℃,耐旱也耐湿,温度高则生长旺盛,冬季干冷易引起叶尖干枯。宜半阴,忌强烈阳光直射,越冬要求12℃以上。 繁殖培育: 繁殖或扦插,扦插适期春、秋、20—25℃的条件下,30—40天可生根。
百部
产地分布: 国内分布:产浙江、江苏、安徽、江西等省。国外分布:日本曾引入栽培。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块根肉质,纺锤形,丛生成簇。上部蔓生或攀援性。叶3或4片轮生。花梗长1.5-2.5厘米,基部巾生在叶片中脉上,宛职叶上开花,每梗着生1-2朵花。 生长习性: 百部野生多半在荫蔽湿润的环境,经过人工引种栽培,喜前特性不太明显。但是怕干旱,耐寒冷,喜上层深厚,因百部块根能伸至30厘米左右深的土层内。肥沃的、排水良好的腐殖壤上最好。
白株树
形态特征: 高达1.5m。小枝淡红色或淡红灰色,具纵纹;叶互生,卵形或椭圆状卵形,边缘具钝锯齿;总状花序腋生,花小,花冠钟状,白色,径3mm;蒴果浆果状,扁球形,深紫色。 生长习性: 喜光,也耐阴。喜温暖气候和酸性土壤。 繁殖培育: 播种繁殖。 园林用途: 白株树植株低矮,枝淡红色,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宜在温暖地区园林中栽植,可用作下木或基础种植。
白玉兰
产地分布: 白玉兰原产于长江流域,在庐山、黄山、峨眉山、巨石山等处尚有野生。特别是巨石山是全国最大的野生白玉兰基地。在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都会举办白玉兰节供游客观赏。古时多在亭、台、楼、阁前栽植。现多见于园林、厂矿中孤植,散植,或于道路两侧作行道树。北方也有作桩景盆栽。为我国著名的传统观赏花卉,已有2500多年的栽培历史。 形态特征: 冬芽密被淡灰绿色长毛。叶互生。花先白玉兰照片集锦(17张)叶开放,直立,钟状,芳香,碧白色,有时基部带红晕。聚合果,种子心脏形,黑色。玉兰花白如玉,花香似兰,其树型魁伟,高者可超过10米,树冠卵形,大型叶为倒卵形,先端短而突尖,基部楔形,表面有光泽,全市两摔条疏生开展,嫩枝及芽外被短绒毛。冬芽具大形鳞片。花先叶开放,顶生、朵大,直径12-15厘米。花被9片,钟状。果穗圆筒形,褐色:蓇葖果,成熟后开裂,种红色。3月开花,6-7月果熟。结果的玉兰树为黄玉兰树,又称黄兰、黄缅桂。与白玉兰一样属木兰科,木兰属。黄玉兰为常绿乔木,树皮灰褐色。幼枝嫩叶和叶柄均有淡黄色平伏绢毛。花单生于叶腋,橙黄色或淡橙黄色,极香。易结果,一般2~3年生嫁接苗开花后即可结果。刘教授介绍,广州市的玉兰树主要栽种品种以白玉兰居多,黄玉兰较少,市民一般见到的多为白玉兰。白玉兰虽然开花但是不结果,而黄玉兰则可结果,但是结出如此多的果实的情况也不多见。 白玉兰是落叶乔木,高达25米,径粗可达200厘米,树冠幼时狭卵形,成熟大树则呈宽卵形或松散广卵形。实生起源的大树常主干明显,树体壮实,雄奇伟岸,生长势壮,节长枝疏,然花量稍稀。嫁接种往往呈多干状或主干低分枝状特征,节短枝密,树体较小巧,但花团锦簇,远观洁白无瑕,妖娆万分。故不同起源之白玉兰园林应用中情趣各异,在小型或封闭式的园林中,孤植或小片丛植,宜用嫁接种,以体现古雅之趣;而风景游览区则宜选用实生种,以表现粗犷纯朴的风格。白玉兰幼时树皮灰白色,平滑少裂,老时则呈深灰色,粗糙开裂。小枝灰褐色。顶芽与花梗密被灰黄色长娟毛,毛绒绒如幼鼠蛰伏,冬态更显。分枝习性随树龄幼长有别,幼时单芽延伸,故主干明显,树冠规整,而见花后,叶枝混合芽在果穗后双杈或多枝延伸,横向发展盛于直干生长,故树冠往广卵形方向发展。 叶片互生有时呈螺旋状,宽倒卵形至倒卵形,长10—18厘米,宽6—12厘米,先端圆宽,平截或微凹,具短突尖,故又称凸头玉兰;中部以下渐狭楔形,全缘。玉兰叶在基部通常有托叶或附属物,托叶有两种,枝端芽末的托叶贴生于幼茎上与叶柄分离,呈覆瓦状;叶部托叶散生,瓦刀状,粘着叶柄基部两侧,芽伸叶长,托叶脱落,幼枝上残存环状托叶痕,此为木兰科树种的识别特征。 生长习性: 白玉兰性喜光,较耐寒,可露地越冬。爱干燥,忌低湿,栽植地渍水易烂根。喜肥沃、排水良好而带微酸性的砂质土壤,在弱碱性的土壤上亦可生长。在气温较高的南方,12月至翌年1月即可开花。白玉兰对有害气体的抗性较强。如将此花栽在有二氧化硫和氯气污染的工厂中,具有一定的抗性和吸硫的能力。用二氧化硫进行人工熏烟,l公斤干叶可吸硫1.6克以上。因此,玉兰是大气污染地区很好的防污染绿化树种。 适生于土层深厚的微酸性或中性土壤,不耐盐碱,土壤贫瘠时生长不良,畏涝忌湿。对二氧化硫、氯和氟化氢等有毒气体有较强的抗性。寿命长,可达千年以上。喜光,稍耐荫,颇耐寒。喜肥沃适当湿润而排水良好的弱酸性土壤(pH5~6)但亦能生长于碱性土(pH7~8)中。根肉质,畏水淹。生长速度较慢。
白玉草
产地分布: 国内分布:新疆、西藏、内蒙古、黑龙江国外分布:蒙古、尼泊尔、印度、伊朗、土耳其、欧洲、非洲北部
摆竹
产地分布: 产湖南南部、广东及广西北部海拔300-1200米山区。 形态特征: 竿高达15米,直径10厘米,但常见者生长较矮小,新竿深绿色,无毛,节下方明显具白粉,老竿渐转为绿黄色或黄色,并常具不规则的褐紫色斑点或斑纹;中部节间长达40-50厘米;小竹的竿环常甚隆起,高于箨环,大竹的竿环仅微隆起;竿中部每节分枝,枝开展。笋多为淡桔红色或淡紫红色,受虫害时笋常为黄色;箨鞘脱落性,背面淡桔红色、淡紫色或黄色,具黑褐色条纹,疏被刺毛和白粉,无斑点或有时具细小斑点广箨耳通常较小,为箨片基部向外延伸而成,呈镰形,具放射状继毛;小竿的箨鞘背面常光滑无毛,无箨耳和继毛;箨舌微隆起或作山峰状隆起,高约2毫米,先端具白色短纤毛;箨片三角形或三角状披针形,基部常向内收窄,绿色,具明显紫色脉纹。末级小枝通常仅具一叶;叶鞘紫色,稀为2叶而下部叶鞘超越上部者;叶片椭圆状披针形,长8—22厘米,宽1.5—3.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宽楔形或圆形,两面无毛,下表面呈粉绿色,次脉4—6对,小横脉明显。花枝通常无叶;假小穗单生或2枚着生于具花小枝之各节,形粗大,狭纺锤形,体微扁,长6—8厘米,宽约1厘米,苞片4—8片,较颖为薄;小穗含小花6—8朵;小穗轴节间长约2毫米,无毛;颖片常为4片,基部颖长5—10毫米,上部者则较长较宽,形同外稃,无毛而有光泽;外稃长约1.5厘米,宽8—10毫米,先端钝,但具小尖头,背部圆拱,无毛而有光泽,具11—15脉;内稃较窄较短,长约1厘米,先端钝,背部具2脊,全体无毛;鳞被3,近相等,宽披针形,无毛,花药黄色,长4—5毫米;子房、花柱均无毛。笋期4月,花期6—7月。
柏拉木
产地分布: 产富宁,我国广西、广东、福建、台湾亦有。印度至越南均有分布。 形态特征: 灌木,高0.6-3米;茎圆柱形,分枝多,幼时密被黄褐色小鳞片,以后脱落。叶片纸质或近坚纸质,披针形、狭椭圆形至椭圆状披针形,顶端渐尖,基部楔形,长6—12(-18)厘米,宽2—4(-5)厘米,全缘或具极不明显的小浅波状齿,3(-5)条基出脉,叶面被疏小鳞片,脉下凹;叶柄长1-2(-3)厘米。被小鳞片。伞状聚伞花序胶生,总梗、花梗及花萼均密被小鳞片,总梗长约2毫米或几无,花梗长约3毫米;花萼钟状漏斗形,长约4毫米,裂片4(-5),广卵形,长约1毫米,具小尖头;花瓣白色至粉红色,卵形,顶端渐尖或近急尖,于右上角突出1小片,长约4毫米;雄蕊4(-5),等长,花丝长约4毫米,花药长约4毫米,粉红色,呈曲膝状,药隔微膨大,下延至花药基部,有时几呈小瘤;子房顶端具4小突起,被小鳞片。蒴果椭圆形,与宿存萼等长;宿存萼顶端平截,被小鳞片。花期6—8月,果期10—12月。有时茎上部开花,下部果熟。
百越凤尾蕨
产地分布: 国内分布:台湾、福建、广东、海南、广西、贵州南部 形态特征: 侧生羽片阔披针形,长16-22厘米,中部宽4-6厘米,羽片中部的裂片长2-3.5厘米,宽(5)6-8毫米。 生长习性: 生山谷林下,海拔300-700米。
百日草
产地分布: 原产墨西哥,我国广泛栽培。 形态特征: 一后生草本,株高50-90cm,全株被短毛,茎较粗壮。单叶对生,卵圆形至椭圆形,叶面粗糙,全缘,叶基部有明显三出脉,基部抱茎。头状花序单生枝顶,径约10cm,舌状花序数轮,呈红、紫、黄、白等色,筒状花黄色或橙黄色,花期7-10月。瘦果,果熟期9-11月。 生长习性: 性强健,喜光,喜肥,耐旱,略耐高温,能自播。
百里香
产地分布: 欧洲西部地区至意大利东南部。80年代引入上海 形态特征: 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小型,高约20厘米,植株具有爽快的香气和温和的辛味。茎下部呈匍匐状丛生,上部直立,四棱形,多分枝。叶对生,狭长椭圆形或披针形,长约0.7厘米,宽约0.3厘米,灰绿色,叶缘反曲。初夏开花,花白带红色,径0.2厘米,轮散花序顶生。种子小,圆形,1克约有6000粒左右。 生长习性: 喜温暖,喜光和干燥的环境,对土壤的要求不高,但在排水良好的石灰质土壤中生长良好。
百花山柴胡
产地分布: 产我国北部,吉林、河北、山西等省。模式标本采自北京百花山。 形态特征: 本变型与原种不同之处,在于茎上部分枝向两侧均匀开展,不呈“之”字形分枝;小总苞片4—5,椭圆状披针形,通常超过花期小伞形花序而略长于果柄;伞辐通常8条,有时5—14条。 生长习性: 生长于海拔200—2500米的山坡草地、阴坡林下、林缘路旁及河谷地带。
百合
产地分布: 原产中国东南、西南地区以及河南、河北、陕西、甘肃一带的山区。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下具鳞茎,球形,黄白色,有紫晕,球径6~9cm;地上茎直立,高50~100cm。叶披针形、螺旋着生于茎上。花1~6朵生于枝顶、乳白色,背面 生长习性: 喜半阴,喜肥沃富含腐殖质的土壤,要求土壤深厚、排水良好,以中性和微酸性土壤为宜。喜干燥而通风的环境,忌连作。一般秋季种植,3~4年分栽一次,春季萌芽,生长期和花葶抽生期应有充分的水分供应,花后要减少水、肥。
白竹
产地分布: 产云南东北部。 形态特征: 竿柄长4—8厘米,粗1—2厘米。竿高1-3.5米,粗5—12毫米,梢端直立;节间长20—28厘米,竿基部节间长4—6厘米,圆筒形,无毛,幼时微被白粉,纵向细肋微显著,竿壁厚2—3毫米,髓呈锯屑状;箨环微隆起;竿环平坦或微隆起;节内长2-4毫米。竿芽长卵形,边缘密生灰色短纤毛。竿每节分5—17枝,枝直径1-1.5毫米。笋紫色,有棕色斑块,疏被棕色小刺毛;箨鞘宿存,下半部革质,上半部纸质.三角状长圆形,先端三角状,背部无毛或上半部具稀疏棕色小刺毛,有时具紫色斑块,纵向脉纹刚显,边缘初时密生棕色纤毛:箨耳无,鞘口无缝毛或初时具少数条长为2—5毫米之灰白色缒毛;箨舌截形,无毛,高约1毫米;箨片外翻,线状披针形,无毛,基部较箨鞘顶端为窄,边缘常内卷,平滑或起初其边缘具极稀疏的小锯齿。小枝具3—5叶,叶鞘长3-5厘米,通常无毛,边缘通常无纤毛;叶耳无,鞘口两肩各具4或5条灰黄色或黄褐色缒毛,后者直立长为2—3毫米;叶舌截形,高约1毫米,无毛,外叶舌具灰白色短柔毛,微有白粉;叶柄长1—2毫米,微被白粉;叶片狭披针形,长5.5-11厘米,宽5.5—10.5毫米,基部楔形,无毛,次脉3或4对,小横脉不甚清晰,叶缘一侧具小锯齿,另一侧近于平滑。花枝未见。笋期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