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术语] [植物库] [景观库]
术语内容
- 斑鸠菊
- 产地分布: 产于四川西部、西南部,云南西北部、中部、东部和南部 形态特征: 枝圆柱形,具棱,被灰色绒毛。叶纸质,长圆状披针形或披针形,先端渐尖,茎部楔形,稀近圆形,具细齿或全缘,叶面暗绿色,被乳头状突起,粗糙,下面被灰色短绒毛。圆锥花序。花淡红紫色,花冠管状。瘦果淡黄褐色。花期7-12月。
- 斑块百合
- 产地分布: 产云南(西北部)和四川(西部)。 形态特征: 本变种与墨江百合不同在于内花被片除一个大紫红色斑块外还有少数紫红色细斑点,外花被片只有一个紫红色斑块。
- 班公柳
- 形态特征: 小乔木,高2-5米。树皮灰白色;小枝黄褐色,嫩时有疏柔毛,后无毛,有光泽。叶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稀倒披针形,长3-4厘米,宽8-12毫米,上面绿色,无毛,下面浅绿色或微蓝灰色,无毛或中脉基部有柔毛,侧脉两面都不明显,幼叶两面有绢质柔毛,后渐脱落,边缘有腺锯齿;叶柄长约7毫米。
- 稗荩
- 产地分布: 产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广东、广西、云南;多生于海拔1 500米以上的灌丛或草甸中。分布于印度、斯里兰卡、马来西亚、菲律宾、越南、缅甸。模式标本采自马六甲。
- 稗
- 禾本科稗属一年生草本。又称稗草、稗子。为害水稻的杂草。广布全球温暖地区,中国各地都有。该属约15种,中国有3种。株高50~130厘米。须根庞大;茎丛生,光滑无毛。叶片主脉明显,叶鞘光滑柔软,无叶舌及叶耳,是与水稻的主要区别。圆锥花序;小穗密集于穗轴一侧;颖果椭圆形、骨质、有光泽。晚春型杂草,适应性强。
- 棒尾凤仙花
- 产地分布: 国内分布:云南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30-60厘米。茎粗壮,下部肿大,具多数不定根。疏分枝,分枝纤细,下部长裸露,干时具沟槽,无毛,茎上部有少数腺体。叶互生,具柄;叶片薄纸质,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7-12厘米,宽2-3.5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宽楔形,边缘具圆齿状锯齿,齿间有刚毛,上面暗绿色,下面淡绿色,侧脉6-8对,不明显,两面无毛,叶柄长1-2厘米,基部具一对球形腺体。总花梗生于上部叶腋,长于叶柄,长10-22厘米,直立,纤细,具10-12花,总状排列;花梗长10-15毫米,结果时伸长,基部有苞片;苞片卵形,长3-5毫米,顶端具长腺状芒尖,宿存。花较大,淡黄色顶端带紫色,长2-2.5厘米,侧生萼片2,斜卵圆形,长4-5毫米,渐尖,具长约2毫米的腺状长芒尖,背面中肋不增厚,具多数脉,旗瓣近圆形,直径10毫米,顶端尖,背面中肋增厚具明显突尖;翼瓣具柄,长3厘米,2裂,基部裂片近圆形,上部裂片大于基裂的2倍,渐狭,唇瓣檐部囊状,长2厘米,口部平,宽16-17毫米,先端突尖,基部渐狭成长1厘米内弯的距。花丝宽线形,花药卵形,尖。子房线形,急尖,蒴果线形,长2-2.2厘米,顶端喙尖。种子少数,长约2毫米,短纺锤状。花期7-8月,果期9月。
- 棒距无柱兰
- 产地分布: 产于甘肃东南部、秦岭的西段(文县、岷县、武都)和四川北部(平武)。生于海拔 700--1200米的山坡阴湿处或山坡灌丛下或草地上。模式标本采自四川(平武摩天岭)。 形态特征: 植株高6.5—17厘米。块茎卵球或椭圆状卵形,长约1厘米,直径5--6毫米,肉 质。茎直立或稍弯曲,圆柱形,光滑,基部具2枚筒状鞘。叶基生,常3枚,密集,平 展,下面的1枚大,叶片宽卵形或卵形,采集时,极易脱落,上面的2枚,近对生,叶 片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1.5—2.5厘米,宽4—8.亳米,先端渐尖,基部收狭并抱茎。 总状花序具几朵至10余朵花,通常多少偏向一侧,长2--5厘米;花苞片披针形,先端 渐尖,短于子房,长约为子房长的1/3;子房圆柱状纺锤形,稍扭转,无乳突,连花梗 长8毫米;花小,紫红色或淡紫色;中萼片椭圆状卵形,直立,凹陷呈舟状,长4毫 米,宽2毫米,先端急尖,边缘全缘,具1脉;侧萼片斜卵状披针形,反折,长4毫 米,宽2毫米,先端急尖,边缘全缘,具1脉;花瓣斜卵形,直立,长3.5毫米,宽1.5 毫米,与中萼片相靠,先端急尖,边缘全缘,具1脉;唇瓣向前伸展,轮廓为菱形,较 萼片和花瓣长、大,上面被多数细乳突,长约6毫米,展平时侧裂片先端之间宽为约 6--7毫米,基部具距,近基部的1/3处3裂,侧裂片线形,中裂片楔状长圆形,长3毫 米,先端稍增宽且具不规则的细锯齿;距圆筒状棒形,下垂,长约3毫米,向前钩曲, 基部缢缩,中部以上圆筒状,从中部以下向末端稍膨大呈棒状,末端钝;蕊柱极短,直 立;花药近直立,-卵圆形,先端钝,2室,药室倒卵形,并行;花粉团圆球形,具扁和 细的花粉团柄和粘盘,粘盘小,椭圆形;蕊喙小,直立,三角形;柱头2个,隆起呈棒 状,从蕊喙下伸出;退化雄蕊2个,小,狭椭圆形。 花期8--9月。
- 棒果榕
- 产地分布: 产云南贡山、泸水、景东、蒙自一线以南地区。尼泊尔、锡金、不丹、印度东北部(阿萨姆)、缅甸、泰国、老挝、越南 也有分布。 形态特征: 灌木,高1 3米;树皮灰黑色,光滑;小枝纤细,有薄翅,红褐色。叶纸质,倒卵状长圆形,长4—12厘米,宽2—5厘米,先端骤尖为尾状.基部楔形,中部以上为波状疏钝锯齿,两面有钟乳体.侧脉5 7对,斜上至边缘连结至顶部;叶柄短,长4 6毫米;托叶线状披针形,长约5毫米,早落。榕果单生叶腋,椭圆形至近球形-直径1.2—2.5厘米,光滑或有瘤体和皮孔,顶生苞片脐状,微突起,基生苞片3,三角形;总梗可达10毫米,成熟榕果橙红色;雄花和瘿花同生于一榕果内壁;雄花生近口部,具柄,花被片4,雄蕊1枚;瘿花子房光滑,花柱侧生,柱头短漏斗彤;雌花生于另一植株榕果内,花柱侧生,长,柱头2裂;瘦果透镜状,光滑。 花期5—7月,果期9 10月。 生长习性: 生长于海拔1,000米至2,100米的地区,一般生于沟边、山谷和疏林中。
- 棒凤仙花
- 产地分布: 国内分布:云南东南部、广西国外分布:越南北部 形态特征: 棒凤仙花是一年生草本,高50-60厘米,全株无毛。茎粗壮,常具翅,下部长裸露,常扭曲,不分枝或上部具小枝。叶常密集在上部,互生,具柄,叶片膜质,倒卵形或倒披针形,长8-15(18)厘米,宽3.5-5厘米,顶端渐尖,基部楔状狭长1-2厘米的叶柄,边缘具圆齿状锯齿,齿端具小尖,上面深绿色。 生长习性: 生于山谷疏或密林下潮湿处,海拔1000-1800米。
- 半栉小赤藓
- 形态特征: 植物体矮小,密集丛生。茎直立,常短小,单一,稀分枝。叶疣丛生于茎顶端,叶上部细胞呈4-6边形,常两面具疣,稀平滑;基部细胞长方形,平滑。苞叶与叶向形。蒴盖圆锥形,有时与蒴轴相连而不脱落;蒴帽兜形。孢子黄棕色,具疣。
- 半圆盖阴石蕨
- 产地分布: 国内分布:产广西(凌乐)、贵州(三合、安龙)、云南(蒙自、广南、佛海、南峤、勐海)。 形态特征: 植株高12-40cm。根茎横生,粗约1cm,两侧稍扁,密被淡棕色蓬松的线状披针形鳞片,基部卵圆形,红棕色,盾状着生。叶远生;叶柄长12-14cm,棕色;叶片革质,光滑,阔卵状三角形,长18-25cm,宽14-18cm,渐尖头,基部近圆形,三回羽状深裂;羽片10-15对,基部1对最大,长10-12cm,宽约4cm,三角状披针形,先端短渐尖,基部几等宽,二回羽状或二羽深裂,一回小羽片10-12对,基部上侧1片与叶轴并行,下侧的斜上,长圆状披针形,急尖头,基部为不对称的楔形,羽状或羽状深裂近小叶轴;末回裂片基部上侧1片较大,近三角形,先端尖而略向上弯,全缘或上缘有一角状的浅裂;羽片向上渐短,披针形,二回浅羽裂;末回裂面近三角形,全缘;叶脉不明显。孢子囊群生于末回裂片上缘,有1-2个;囊群盖半圆形,宽过于高,以阔基部着生,两侧分离,棕色。
- 半日花
- 产地分布: 产于新疆、甘肃。苏联中亚地区亦有。 形态特征: 分枝对生,被白色短柔毛,顶端成刺状。叶对生,革质,披针形或狭卵形,全缘,边缘反卷,两面密生白色短柔毛,中脉稍下陷。花单生枝顶,花瓣5,黄色,倒卵形。蒴果卵形,有短毛。 生长习性: 阳性植物。耐干旱,忌水湿,常生于多砂砾或石质土壤中。
- 斑叶竹芋
- 产地分布: 天鹅绒竹芋原产南美的热带雨林中,1732年已引种到英国,作为温室观叶植物,很快欧洲各国相继引种。我国栽培天鹅绒竹芋的时间不长。新中国成立初期,都在北京、南京、广州等植物园内栽培,以后普及到城市主要公园内,但栽培数量都很少。直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在南方各省才有批量生产。目前,宾馆、车站、空港等公共场所都可见到天鹅绒竹芋。 形态特征: 斑叶竹芋植株具地下根茎,叶单生,根出,植株矮生,株高50—60厘米,是竹芋科中大叶种之一。叶长椭圆形,长30—60厘 米、宽10—20厘米;叶片有华丽的光泽,呈天鹅绒般的深绿并微 带紫色。具浅绿色带状斑块,叶背为深紫红色。花紫色。同届植物约有150种,许多叶色鲜艳、美丽的种类已引种为重要的观叶植物。
- 瓣叶细鳞苔
- 产地分布: 产于贡山、福贡及绿春。分布于广西、海南、香港、台湾及浙江。斯里兰卡、巴布亚新几内亚也有。 形态特征: 植物体小,长10毫米,带叶宽0.3—0.6毫米,干时淡黄色,常落叶。茎粗48—64微米,不规则分枝。侧叶疏松覆瓦状排列或远生,卵形,长0.32—0.40毫米,宽0.12—0.20毫米,顶端钝圆稀钝尖,边缘全缘;叶边缘细胞12—18×6—10微米,中部细胞16—36×16—21微米,细胞壁薄,三角体不明显,中部球状加厚缺,基部细胞相似于中部细胞。油胞和假肋缺。角质层几乎平滑。腹瓣长约为背瓣的1/2.5,但通常退化,顶端截形或斜截形,中齿单细胞,角齿退化,透明疣位于中齿基部的近轴侧。腹叶远生,宽为茎的1—1.5倍,长大于宽,2裂达2/3深处,裂瓣纤细,侧生边缘常具1个微齿。雌雄异株。雌器苞顶生,具1个细鳞苔型的新生枝。雌苞叶长约0.48毫米,宽约0.24毫米,顶端锐尖,腹瓣长卵状三角形,长为背瓣的3/4。腹苞叶长矩圆形,2裂达1/2深。芽体生于侧叶边缘。
- 半栉小金发藓
- 形态特征: 苔藓植物门藓纲金发藓科,茎挺硬,密被叶片,基部密生假根。叶多具膜状鞘部,叶边多有齿;中肋在叶片鞘部较窄,在叶片上部宽阔,背面尖端有粗齿;腹面多有多数栉片,满布于中肋和叶片;雌株较大,蒴柄细长,孢蒴圆柱形,壶部常有多数乳突,蒴齿单层。蒴帽具金黄色毛.雄株稍小,雄苞盘状,顶生,新枝由雄苞中央生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