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术语] [植物库] [景观库]
术语内容
- 安平拉拉藤
- 产地分布: 产贵州(平坝安平)。 形态特征: 植株纤细,矮,具长硬毛;茎具4角棱。叶每轮4片,卵形,顶端有短尖头,密被长硬毛,1脉,具极短的柄。花少,小;花冠白色;总花梗延长,比果长3倍。果无毛。
- 安宁小檗
- 产地分布: 国内分布:四川 形态特征: 常绿灌木,高约1-1.5米。老枝粗壮,明显具槽,暗灰色,无疣点;茎刺粗状,三分叉,腹面扁平,长1-3厘米。叶革质,披针形,长3-6厘米,宽4-12毫米,先端急尖或渐尖,具1刺尖头,基部楔形,上面暗绿色,中脉明显凹陷,侧脉微显,网脉不显,背面淡绿色,中脉明显隆起,侧脉不显或略显,网脉不显,不被白粉,叶缘明显向背面反卷,每边具7-12-15刺齿;近无叶柄。花5-10朵簇生;花梗长4-12毫米;花黄色;小苞片长约1毫米,先端渐尖;萼片2轮,外萼片卵形,长约2毫米,宽约1毫米,先端急尖,内萼片卵状椭圆形,长5.5毫米,宽3毫米;花瓣倒卵形,长4.5-5毫米,宽2.5-3毫米,先端缺裂;雄蕊长约3毫米,药隔不延伸,先端平截;胚珠单生,无柄。浆果椭圆形,长8-9毫米,直径约4毫米,顶端明显具短宿存花柱,不被白粉,有时微被白粉。花期4-5月,果期5-8月。 生长习性: 生于高山栎林下、灌丛中、路边、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下或山坡水沟边。海拔1900-3100米
- 安徽小檗
- 产地分布: 产于安徽、浙江、湖北。生于山地灌丛中、林中、路旁或山顶。海拔400-1800米。模式标本采自安徽黄山 形态特征: 落叶灌木,高1-2米。老枝灰黄色或淡黄色,具条棱,散生黑色小疣点,幼枝暗紫色;节间长2-4厘米;茎刺单生或三分叉,长1-1.5厘米。叶薄纸质,近圆形或宽椭圆形,叶片长2-6厘米,宽1.5-3厘米,先端圆钝,基部楔形,下延,上面深绿色,中脉和侧脉隆起,背面淡绿色,中脉和侧脉明显隆起,两面网脉显著,无毛,叶缘平展,每边具15-40刺齿;叶柄长5-15毫米。总状花序具10-27朵花,长3-7.5厘米,包括总梗长1-1.5厘米,无毛;花梗长4-7毫米,无毛;苞片长约1毫米;花黄色;小苞片卵形,长约1毫米;萼片2轮,外萼片长圆形,长2.5-3毫米,宽1.3-1.5毫米,内萼片倒卵形,长约4.5毫米,宽约3毫米;花瓣椭圆形,长4.8-5毫米,宽约2.5毫米,先端全缘,基部楔形,具2枚分离腺体;雄蕊长约3毫米,药隔不延伸,先端平截;胚珠2枚。浆果椭圆形或倒卵形,长约9毫米,直径约6毫米,红色,顶端不具宿存花柱,不被白粉。花期4-6月,果期7-10月。
- 安徽凤仙花
- 产地分布: 国内分布:安徽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50-60厘米,全株无毛。茎直立,有分枝,干时具纵条棱。叶互生,具柄,长圆形或卵状长圆形,近膜质,长7-13厘米,宽2.5-4厘米,顶端渐尖或尾状渐尖,基部宽楔形至圆形,具1-2对具柄球状腺体,边缘具圆齿状锯齿,齿端具小尖,侧脉7-9对,叶柄长1.5-3厘米。总花梗生于上部叶腋,明显短于叶,具2-3花,或有时具1不育花;花梗细,长1-2厘米,中部或中上部具苞片;苞片卵形,长3-4毫米,长渐尖,宿存。花粉红色,宽2-2.5厘米;侧生萼片4,外面2斜宽卵形,长7毫米,宽5毫米,短尖,具5-7条脉,内面2狭长圆形,长6毫米,宽1.5毫米,顶端钝;旗瓣近圆形,长11毫米,宽10毫米,顶端凹,中肋背面略增厚,具不明显龙骨状突起,具小突尖;翼瓣近无柄,长22-23毫米,2裂,基部裂片近长圆形,上部裂片斧形,钝,背部具半圆形反折的小耳;唇瓣宽漏斗状,长25-28毫米,具红色斑点,口部斜上,宽15毫米,先端渐尖,具小尖,基部急狭成长8-10毫米2浅裂的弯距。花丝线形,长6毫米,上部扩大;花药卵圆状,顶端尖。子房纺锤状,长3-4毫米,喙尖。蒴果线状圆柱形,长2.5-3厘米,顶端喙尖。种子多数,长圆状球形,长约4毫米,栗褐色,具皱纹。花果期9月。
- 爱玉子
- 产地分布: 台湾野生爱玉子是多年生的藤本植物,其天然生以中央山脉海拔1,000~1,800公尺多雨湿润的阔叶林内,主要产地嘉义县产量最高有“爱玉王国”美誉,其次为南投县。 形态特征: 爱玉子属桑科(Moraceae)榕属(Ficus)常绿蔓性植物,气根多,易缠绕于岩石或树干上。叶互生,长椭圆状披针形,全缘,革质,表面浓绿色无毛,叶背灰绿色,密生淡茶褐色柔毛,果实长倒卵形,表面绿色,成熟时黄绿色或紫色,具白色斑点。
- 矮紫小檗
- 形态特征: 株高仅60cm。叶色暗紫。 园林用途: 可盆栽观赏或剪取枝条瓶插供室内装饰用。
- 矮紫杉
- 产地分布: 大连等地 形态特征: 耐寒,耐荫,浅根性,侧根发达。 生长习性: 喜生富含有机质之湿润土壤中 繁殖培育: 播种或软树扦插
- 矮泽芹
- 产地分布: 产四川、云南。生于山坡湿草地;海拔340-4800米。 形态特征: 二年生草本,高8-35厘米。主根圆锥形,长3-9厘米。茎单生,直立,有分枝,中空,基部常残留紫黑色的叶鞘。基生叶或茎下部的叶柄长4-6厘米,叶鞘有脉数条;叶片长圆形,长3-4.5厘米,宽1.5-3厘米,1回羽状分裂,羽片4-6对,每对相隔0.5-1厘米,羽片卵形或卵状长圆形以至卵状披针形,长7-15毫米,宽5-8毫米,通常全缘,很少在顶端具2-3齿,基部近圆截形或不明显的心形;茎上部的叶有羽片3-4对,呈卵状披针形以至阔线形,长5-15毫米,宽1-4毫米,全缘。复伞形花序顶生或腋生,顶生的花序梗粗壮,侧生的花序梗细弱;总苞片3-4,线形,全缘或分裂,短于伞辐;顶生的伞形花序有伞辐8-17,开展,不等长,最长可达10厘米;小总苞片线形,长3-4毫米。小伞形花序有多数小花,排列紧密,花柄长2-5毫米,花白色或淡黄色;萼齿细小,常被扩展的花柱基所掩盖;花瓣倒卵形,长约1.2毫米,宽1毫米,顶端浑圆;基部稍窄,脉1条;花丝长约1毫米,花药近卵圆形。果实长圆形,长1.5-2.2毫米,宽1-1.5毫米,基部略呈心形,主棱及次棱均隆起,合生面略收缩;心皮柄2裂;胚乳腹面内凹,每棱槽有油管1,合生面2。花果期7-9月。
- 矮羊茅
-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秆直立,高15—20cm。叶层高达6cm,叶片内卷呈外形,宽0.5—0.6mm。圆锥花序紧密呈穗状,长2—3cm;小穗紫褐色或褐色,长5—6mm,含3—6花;颖披针形,长2—3mm,边缘被小纤毛,外稃宽技针形,长3.5一4mm,光滑无毛。边缘有纤毛,先端具超过稃体1/3的芒,内稃与外稃等长;花药长1—l.4mm(图15)。染色体2n=42。1月份-29.6℃,7月份17.9℃。降水量随海拔的升高而递增,同时也从北向南,从西向东逐渐减少。从西北部的541.6mm减少到东南部的322.6mm。适宜的土壤为高山草甸土。表层有明显生草过程,呈灰棕—褐色,根系交织,以粗腐殖质形态存在,腐殖质层厚10—12cm,土壤一般呈酸性至中性反应。植被以低矮呈垫状的蒿草—苔草—高山蓼为主,植被覆盖度约40%。矮羊茅在天山北坡生长在山体陡峭、坡度大、海拔2500—2700m的沟谷坡地上。它与白尖苔草(carexatrojusca)、珠芽寥、嵩草(Kobresianlyosuroides)、高山唐松草(Thalictrumalpinum)、准噶尔蓼(Polgonumsongoricum)、火绒草(Leonto-PodiumsP.)、石竹(DianthussP.)、委陵菜(PotentillasP.)等构成草甸型草场,是禾草十杂类草草场型的建群种之一,总盖度为70—90%,草层高度10—60cm,产鲜草3000一3750kg/ha。在准噶尔西部山地亚高山草甸与高山草甸过渡地带,矮羊茅常与苔草(CarexSp.)、千叶斯蓍(Achilleamillefolium)、天山羽衣草(Alchemillatdanschanica)、早熟禾(Poaannua)、老鹳草等组成过渡型草场,是禾草十杂类草草甸草场中的伴生种,草场植被总盖度70—85%,草层高度10—50cm,产鲜草2700—3150kg/ha。在藏北高原以小嵩草为绝对优势的草甸草场中,矮羊茅与矮火绒草(LeontoPodiumnanum)、细火绒草(L.Pusillum)等杂类草伴生。矮羊茅在天山北坡通常于4月下旬返青,6月下旬开花,7月中旬结实,9月初枯黄。 生长习性: 适宜的土壤为高山草甸土
- 矮雪轮
- 产地分布: 原产南欧和地中海区域,我国南部广泛栽培。 形态特征: 二年生草本,株高30cm,茎铺散状多分枝,全株具白色柔毛。单叶对生,卵状披针形,全缘。花单生叶腋,径2cm,开放后下垂,花萼筒状膨大,上有9条至10条红色棱线,长于花梗,多花性,花瓣5枚,先端二裂,花色为粉红或白色,花期4-6月。蒴果卵圆形,果熟期6月。 生长习性: 喜光、耐寒,要求土壤排水良好。
- 矮小无距凤仙花
- 产地分布: 国内分布:西藏、云南西北部 形态特征: 与原变种的区别在于:植株矮小,茎下部有对生的分枝;叶下部及中部对生,上部互生,卵形;总花梗常短于叶,具3-6花;苞片卵形,宿存;翼瓣基部裂片近圆形,上部裂片长圆状斧形。 生长习性: 生于冷杉林下苔藓上,海拔3700-4000米。
- 矮小倭竹
- 形态特征: 具细长型地下茎;秆散生或复丛生,直立,节甚隆起,具3-5分枝;枝短细,每主校常具二节,上部节生一叶,下部节则生一膜质线状之枝鞘;叶常1或2片生于小枝顶端,如为2叶时,则下部之叶鞘常长于上部者,上部叶鞘常作叶柄状;假小穗簇生于枝腋内,其基部托以数苞片;小穗含1-6小花,上部小花退化;颖2-3片;外稃膜质,背部圆形,内稃具2脊;鳞被3;雄蕊3,花丝分离;子房卵状长圆形,花柱单一,细长,柱头3,于中部以上被小刺毛。
- 矮琼棕
- 产地分布: 产我国海南。我国南方省区常有引种。耐阴性极强。 形态特征: 茎丛生,高1.5~2m,紫褐色。叶掌状几全裂,裂片4~1 0片,中间裂片较宽,披针形,长23~27cm,宽2~5cm。花序分枝多。果球形或扁球形,直径1.2~1.5cm,熟时鲜红色。花期4~5月,果期7~1 2月。
- 矮小天仙果(原变种)
- 产地分布: 国内分布:原变种产我国台湾。国外分布:分布于朝鲜、日本。 形态特征: 大型落叶灌木,高3-4米;枝粗壮,近无毛,疏分枝。叶倒卵形至狭倒卵形,先端急尖,具短尖头,基部圆形或浅心形,表面无毛,微粗糙,背面近光滑;叶柄长1.5-4 厘米。榕果单生叶腋,球形,无毛,直径1-1.5厘米,成熟时红色,总梗细,长1-2厘米。
- 矮小丝瓣芹
- 产地分布: 国内分布:产云南(维西)。国外分布:分布于锡金、印度。 形态特征: 矮小草本,高约5厘米。根卵圆形。茎单生,纤细,无分枝,呈花葶状。基生叶的叶柄细弱,长1—1.5厘米,下部有阔膜质的叶鞘;叶片轮廓呈半圆形,2回羽状分裂,1回羽片有短柄,柄长约2毫米;2回羽片阔卵形,3深裂,裂片全缘或中间的裂片2—3浅裂,裂齿长1—2毫米。复伞形花序梗细弱;总苞片1—3,线形,伞辐2—7,长不超过1厘米;小伞形花序有花3—5,花柄很短,在幼果时长约2毫米;小总苞片2—4,短于花柄;无萼齿;花瓣卵形,长约l毫米,顶端短尖,不呈丝状;花丝短于花瓣,花药近圆形;花柱基在幼果时稍隆起,花柱短,直立或向外叉开。幼果长卵圆形,长约1毫米,主棱丝状,绿色,无毛。花期6—7月,果期7-8月。 生长习性: 生于海拔3700米的山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