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 园林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园林商人 | 企业动态 | 市场动态 | 苗木 | 花卉 | 养护 | 致富经 | 病虫害防治 | 经验交流 | 生物多样性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植物库术语
植物库术语
[全部术语] [植物库] [景观库]

术语内容
反曲马先蒿
产地分布: 国内分布:甘肃西南部与四川西部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干时不变黑色。须状根成丛,根茎较粗而有分枝。茎高升,高38-80厘米,圆筒形,径可达3毫米,稻草色而有深色的纵斑纹,下部无毛,上部及花序轴有成行之毛。叶基出者早枯,下部茎生者有长达5厘米之柄,渐上,上则柄渐短;叶片长圆状披针形,长3.5-8厘米,宽达3厘米,两面均无毛,裂片卵形至线状披针形,平坦而不向背面卷折,近基者疏距,其间距过于其本身的宽度,愈远基者愈小而间距也递减,至叶端变为锯齿,其长者长达15毫米,竟6毫米,自身亦有小裂片或重锯齿,齿常有胼胝。花序长5-27厘米,其长者上部开花而下部已结果,花疏松;苞片基部膨大,端尾状,缘有绵毛;萼粗短,长2.5毫米,宽2毫米,前方稍开裂,膜质而半透明,齿5枚几相等,三角形全缘,缘有密绵毛,管部除粗壮的主脉外无网脉;花冠小,管长3.5毫米,显然伸出于萼外,下唇长7毫米,宽6毫米,缘有绵毛,尤以基部为密,侧裂端圆形,宽于中裂,中裂有明显之柄,柄长约0.8毫米,先端膨大圆形,长连柄3毫米,盔高5毫米,几无直立部分,背顶渐向前转折而下缘则自下唇上面即斜上,互相粗成多少略成三角形的含有雄蕊的部分宽4-4.5毫米,先端渐狭细为上翘的长哟,颏部与下缘均有密锦毛,其额部则有紫黑色圆点若干,有时互相连接;花柱在喙端伸出而上翘。蒴果圆卵形而扁,长9毫米,宽6.5毫米,大部被包于膨大的宿萼内,两室完全相等,端有短而直的刺尖;种子卵状长圆形,扁平(未成熟),有细而浅的纵行细波纹。花期8月。
反瓣老鹳草
产地分布: 国内分布:分布于西藏南部(亚东)。国外分布:尼泊尔,不丹,锡金和缅甸北部有分布。 形态特征: 根茎粗壮,斜生。茎多数,直立,被倒向开展的糙毛和腺毛。叶对生;托叶卵状披针形,长15-20毫米,外被疏柔毛;基生叶和茎下部叶具长柄,柄长为叶片2-3倍;叶片五角状,长约4厘米,宽约5厘米,掌状5深裂近基部,裂片菱形或倒卵状菱形,下部全缘,表面被短伏毛,背面被疏柔毛。总花梗腋生和顶生,长于叶,被倒向短柔毛和开展腺毛;花梗与总花梗相似,等于或长于花,花后下折;萼片长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长7-8毫米,宽2-3毫米,先端具短尖头;花瓣白色,倒长卵形,反折,长约为萼片的1.5倍,先端圆形,基部楔形;雌蕊被短柔毛。花期7-8月,果期8-9月。 生长习性: 生于海拔3800~4500米的山地灌丛和草甸。
法桐
产地分布: 如今的法桐在世界各地都有分布。我国北自大连、北京、河北,西至陕西、甘肃,西南至四川、云南,南至广东及东部沿海各省都有栽培。主要培育繁殖基地有江苏、浙江、安徽等地。 形态特征: 三球悬铃木高达30m,树皮深灰色,薄片剥落,内皮绿白色。嫩枝被黄褐色星状绒毛。叶长8~16c 法桐形态 m,宽9~18cm,5~7深裂至中部或中部以下,裂片窄长,幼时被灰黄色星状绒毛,后脱落。总柄具球形果序,果序径2~2.5cm,花柱刺尖,长3~4mm。花期5月,果期9~10月。二球悬铃木为三球悬铃木与一球悬铃木的杂交种,在英国伦敦育成。高达35m,树皮薄片剥落,内皮淡绿白色。嫩枝叶密被淡褐黄色星状绒毛。叶长10~24cm,宽12~25cm,基部平截或微心形,3~5深裂,中裂片长宽近相等,全缘或疏生粗缺齿。果序径约2.5cm,花柱长2~3mm,刺状。花期4~5月,果期9~10月。一球悬铃木树高40m,叶3~5浅裂,宽度大于长度,裂片呈广三角形,球果多数单生,无刺毛。 生长习性: 喜光。喜湿润温暖气候,较耐寒。适生于微酸性或中性、排水良好的土壤,微碱性土壤虽能生长,但易发生黄化。根系分布较浅,台风时易受害而倒斜。抗空气污染能力较强,叶片具吸收有毒气体和滞积灰尘的作用。本种树干高大,枝叶茂盛,生长迅速,易成活,耐修剪,所以广泛栽植作行道绿化树种,也为速生材用树种;对二氧化琉、氯气等有毒气体有较强的抗性。悬铃木科悬铃木属分三种,分别为一球悬铃木、二球悬铃木和三球悬铃木。俗称分别是美国梧桐、英国梧桐和法国梧桐。(法国梧桐也叫悬铃木)悬铃木是阳性速生树种,抗逆性强,不择土壤,萌芽力强,很耐重剪,抗烟尘,耐移植,大树移植成活率极高。对城市环境适应性特别强,具有超强的吸收有害气体、抵抗烟尘、隔离噪音能力,耐干旱、生长迅速。花期4~5月;果实9~10月成熟。
法国梧桐
产地分布: 原产地:17世纪,在西班牙,一球悬铃木(又叫美桐)和三球悬铃木(又叫法桐)种植在一起,经常出现杂交种子,落地后自然生长起来。因为是杂交,没有原产地。在欧洲广泛栽培后,法国人把它带到上海,栽植在法租界的霞飞路上(今淮海中路一带作为行道树),因此在中国被称作法国梧桐。分布:如今的法桐在世界各地都有分布。我国北自大连、北京、河北,西至陕西、甘肃,西南至四川、云南,南至广东及东部沿海各省都有栽培。主要培育繁殖基地有江苏、浙江、安徽等地。 形态特征: 三球悬铃木高达30m,树皮深灰色,薄片剥落,内皮绿白色。嫩枝被黄褐色星状绒毛。叶长8~16c 法桐形态 m,宽9~18cm,5~7深裂至中部或中部以下,裂片窄长,幼时被灰黄色星状绒毛,后脱落。总柄具球形果序,果序径2~2.5cm,花柱刺尖,长3~4mm。花期5月,果期9~10月。二球悬铃木为三球悬铃木与一球悬铃木的杂交种,在英国伦敦育成。高达35m,树皮薄片剥落,内皮淡绿白色。嫩枝叶密被淡褐黄色星状绒毛。叶长10~24cm,宽12~25cm,基部平截或微心形,3~5深裂,中裂片长宽近相等,全缘或疏生粗缺齿。果序径约2.5cm,花柱长2~3mm,刺状。花期4~5月,果期9~10月。一球悬铃木树高40m,叶3~5浅裂,宽度大于长度,裂片呈广三角形,球果多数单生,无刺毛。
发秆薹草
产地分布: 国内分布:产于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湾、云南。国外分布:分布于印度尼西亚、缅甸、泰国、菲律宾、日本。
发草(原变种)
产地分布: 产东北、华北、西北、西南等地区诸省。分布于全世界温寒地区。 形态特征: 多年生。须根柔韧。秆直立或基部稍膝曲,丛生,高30-150厘米,具2-3节。叶鞘上部者常短于节间,无毛;叶舌膜质,先端渐尖或2裂,长5-7毫米;叶片质韧,常纵卷或扁平,长3-7毫米,宽1-3毫米,分蘖者长达20厘米。圆锥花序疏松开展,常下垂,长10-20厘米,分枝细弱,平滑或微粗糙,中部以下裸露,上部疏生少数小穗;小穗草绿色或褐紫色,含2小花;小穗轴节间长约1毫米,被柔毛;颖不等,第一颖具1脉,长3.5-4.5毫米,第二颖具3脉,等于或稍长于第一颖;第一外稃长3-3.5毫米,顶端啮蚀状,基盘两侧毛长达稃体的1/3,芒自稃体基部1/4-1/5处伸出,劲直,稍短于或略长于稃体;内稃等长或略短于外稃;花药长约2毫米。花果期7-9月。
番木瓜
产地分布: 产于热带美洲。我国广东、海南、广西、福建都有栽培。 形态特征: 不分枝或有时在损伤处发生新枝。叶大,近圆形,常掌状7-9深裂。花单性,雌雄异株。另有两性株、两性花及中间型两性花等。雄花排成长达约1米的下垂圆锥花序。花冠乳黄色,下半部合生成筒状。雌花单生或数朵排成伞房花序,花瓣5裂互相分离,乳黄色或白色,柱头流苏状。 生长习性: 喜炎热及光照,不耐寒,遇霜即凋。根系浅,怕大风,忌积水。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以肥沃、疏松的砂质壤土生长最好。 繁殖培育: 用播种繁殖,3-11月均可进行。
发草
产地分布: 国内分布:产东北、华北、西北、西南等地区诸省。国外分布:分布于全世界温寒地区。模式标本采自欧洲。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 生长习性: 生于海拔1500—4500米的河滩地、灌丛中及草甸草原。
峨马杜鹃
产地分布: 原产我国,分布四川及云南。 形态特征: 幼枝被黄白色短柔毛或腺毛。叶薄革质,倒披针形,先端突尖或尾状渐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微反卷,表面亮绿色至暗绿色,背面密被淡黄褐色绒毛状薄丛卷毛。顶生短总状伞形花序,有花8-12朵;花冠宽钟形,深紫红色或深鲜红色。蒴果圆柱形,直或微弯曲。花期5-7月。 生长习性: 性喜温暖,生于海拔1700-3000米的山坡杂木林内、竹林中、密林下、山顶苔藓林下、沟边或岩边石缝中。 繁殖培育: 用播种繁殖。
糙毛火筒树
产地分布: 产云南。印度和泰国也有分布。 形态特征: 直立灌木或乔木。小枝圆柱形,有纵棱纹,无毛。叶为1-2回羽状复叶,叶轴长12-20厘米,无毛,小叶卵状椭圆形、阔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5-15厘米,宽2-8.5厘米,顶端渐尖或短尾尖,基部圆形或微心形,边缘有微不整齐锯齿,上面绿色,散生小刺毛,下面浅绿色,脉上疏生小刺毛;侧脉6-8对,网脉不明显突出;叶柄长7.5-18厘米,中央小叶柄长1-3.5厘米,侧生小叶柄较短,长0-1.2厘米,无毛;托叶早落。花序与叶对生,复二歧聚伞花序或二级分枝集生成伞状;总花梗长2-9.5厘米,几无毛;小总苞片和苞片较小;早落;花梗长1-4毫米,被短柔毛;花蕾卵圆形,高1-2毫米,顶端近圆形;萼杯形,萼片卵三角形,顶端钝或急尖,外面无毛;花冠裂片椭圆形,长0.8-1.8厘米,花药椭圆形,长6-8毫米,宽5-6毫米;花冠雄蕊管长0.8-1.8毫米,下部分管长0.15-0.2毫米,上部分管长0.5-1毫米,裂片长0.15-0.2毫米;子房卵圆形,高0.2-0.3毫米,花柱长0.5-0.7毫米,柱头不显著扩大。 生长习性: 生路边或灌丛中,海拔1300-1800米。
糙耳唐竹
产地分布: 迄今仅限于广西凌东觉金乡青龙山有分布(模式标本产地)。 形态特征: 竿高5米,径粗15-20毫米,幼时被白粉,在节内与节下方白粉特厚;节间无毛,有纵肋,在近分枝处即扁平并向上延续;箨环木栓质,初具棕褐色刚毛;竿环十分隆起,呈脊状;节内长4-6毫米。箨鞘厚革质,三角形,背部初被褐色刺毛,刺毛脱落后即留下较深的小凹痕,基部密生褐色刚毛;箨耳中度的伸出,长椭圆形,深褐色,被褐色糙毛,边缘具长继毛;箨舌先端呈拱形,边缘生短纤毛;箨片披针形至阔披针形,直立,坚硬无毛,具纵脉,先端渐尖,基部向内收窄。竿每节分3枝。末级小枝具3—4叶;叶鞘长40-45毫米,全部无毛;叶耳与鞘口燧毛不存;叶舌短,截形,无毛;叶片披针形至狭披针形,长8-11厘米,宽11—18毫米,基部钝圆,先端渐尖或急尖延伸,两侧不对称,无毛,一边缘有小锯齿,次脉4或5对,小横脉明显。花枝未见。冬季出笋。
藏异燕麦(原变种)
产地分布: 产甘肃、新疆(天山)、青海、西藏、四川等省区。模式标本采自甘肃省。 形态特征: 多年生。须根较细韧。秆直立,丛生,高15-70厘米,具2-3节,花序以下茎被微毛。叶鞘紧密裹茎,常短于节间,被稠密短毛或光滑无毛;叶舌短小,长约0.5毫米,顶端具纤毛;叶片质硬,常内卷如针状,粗糙或上面被短毛,长1-5厘米,宽1-2毫米,基部分蘖者长达30厘米。圆锥花序紧缩呈穗状,卵形或长圆形,黄褐色或深褐色,长2-6厘米,主轴和分枝与小穗柄均被微毛;小穗含2-3小花,通常第三小花退化,长约1厘米(芒除外);小穗轴节间长约2毫米,两侧具长达2毫米的白柔毛;颖披针形,无毛仅脊上粗糙,第一颖长7-9毫米,具1脉,第二颖较第一颖稍长,具3脉;外稃质较硬,顶端2齿裂,背部粗糙或具短纤毛,第一外稃长7-9毫米,常具7脉,基盘具长达1.5毫米的柔毛,芒自稃体中部稍上处伸出,长1-1.5厘米,粗糙,膝曲,芒柱稍扭转;内稃略短于外稃,具2脊,脊上具微纤毛;花药长约4毫米;颖果长圆形,长约4毫米,顶端具茸毛。花果期7-8月。 生长习性: 生于海拔2600-4600米的高山草原,林下和湿润草地。
苍白秤钩风
产地分布: 产于云南南部至东南部,广西西北部至南部,广东东部、南部,海南各地,生于林中。广布亚洲各热带地区,南至伊里安岛。 形态特征: 木质藤本;枝条无毛;具细条纹。叶纸质或近革质,宽卵形,长3-6厘米,宽3-7厘米,边缘呈波浪状,叶柄通常长3-7厘米,花单性,雌雄民株;聚伞状圆锥花序生于老干或落叶的老枝上;雄花序长达20厘米;雄花萼片6,淡黄色,有黑色斑纹,花瓣6,离生,雌花序长15-20厘米;雌花萼片和花瓣与雄花的相似;退化雄蕊6;心皮3。核果倒卵状矩圆形,长12-15毫米,有白粉。
冰川茶蔍
产地分布: 分布于我国四川、云南、陕西、湖北、甘肃。繁殖用播种、扦插或压条,播种在春秋两季。 形态特征: 落叶灌木(在Engler系统中划入虎耳草科)。高可达2米,幼枝红色或紫红色,树皮不剥落;叶互生,圆形或卵形,长达6厘米,3—5裂,基部心形成截形,先端尖或短锐尖,叶面有粗毛,背面无毛,柄长1—2厘米;花单性,雌雄异株,雄总状花序长1.5—4.5厘米,有毛,花7—30朵,雌花序有花3—6朵,花小,蝶形或倒圆锥形,褐紫色,花期4—5月;萼片卵形;浆果近球形或倒卵形,顶端有宿存的萼,光滑,鲜红色。 生长习性: 喜湿润,忌干旱;夏季冷凉,冬季0℃以上可以越冬。 繁殖培育: 用一般园土或壤土栽培,但需求排水良好。春季将老枝修剪,新枝很快萌发。
白果槲寄生(原变种)
产地分布: 国外分布:欧洲南部和东部,非洲北部,喜马拉雅山以西温带地区 形态特征: 灌木,高约0.5米;茎、枝均圆柱状,二歧地或多歧地分枝,枝的节间长3-7厘米,粗2.5-6毫米,干后具纵皱纹。叶对生,厚革质,倒卵形,长3-5厘米,宽1.5-2.5厘米,顶端近圆形,基部楔形,叶缘稍背卷;基出脉3-5(-7)条;叶柄长约5毫米。雌雄异株;雄花序聚伞状,顶生,总花梗几无,具花3朵,中央的花具2枚苞片,侧生的花各具一枚苞片;苞片三角形,长2-3毫米;雄花:花蕾时近球形,长约2毫米,萼片4枚,三角形;花药椭圆形;雌花序聚伞式穗状,顶生或腋生于茎叉状分枝处,总花梗长约2毫米,具花3-5朵,顶生的花具2枚苞片或无,交叉对生的花各具一枚苞片;苞片?切危?2-2.5毫米;雌花:花蕾时卵球形,长2.5-3毫米;花托卵球形;萼片4枚,三角形,长1.5-2毫米;柱头乳头状。果椭圆状,长8毫米,直径6毫米,宿存花柱长约1毫米,黄色,果皮平滑。花期11月至翌年3月,果期7-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