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网 - 园林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园林商人 | 企业动态 | 市场动态 | 苗木 | 花卉 | 养护 | 致富经 | 病虫害防治 | 经验交流 | 生物多样性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养护 > 一场桂花雨后 苏州园林里太好闻啦
4.biz | 商业搜索

一场桂花雨后 苏州园林里太好闻啦

信息来源:c-yl.com   时间: 2025-02-06  浏览次数:665

  最近几天,因高温“搅局”而“姗姗来迟”的桂花,终于飘香满城了。行走在苏州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那金黄色、乳黄色、橙红色,成簇成簇地分散在枝头的小碎花。桂花是中国传统名花之一,也是苏州的市花,要论苏州赏桂地点,最雅致的还得是园林。而一场秋雨过后,桂花香又多了几分湿润,漫步园林中,那沁人心脾的香气,清新而悠长。

  

  

雨后留园,桂花飘落满地

  “无园不植桂”,苏州几乎每个园林都植有桂花,一些园林建筑也与桂花息息相关。留园全园约有三十棵桂花树,分布在闻木樨香轩、石林小院、小桃坞、五峰仙馆、涵碧山房、冠云楼等点位。每年初秋,未见花开、先闻其香,引诱市民游客来寻香觅迹。沿着留园爬山廊上行,便能到达留园中部最高处——闻木樨香轩,其周围植有十来棵桂花树。“木樨”正是桂花的学名,此轩专为赏桂闻香而建,是一处依廊而建的半亭,三面向着假山敞开,轩前立柱上挂有楹联“奇石尽含千古秀,桂花香动万山秋”。不过近期,此处正处于修复中,期待不久后以更好的面貌与市民游客相见。

  

  

雨后留园,假山石上遍地“黄金”

  网师园的小山丛桂轩同样被桂花“包围”,该轩是四面厅的形式,北部是古拙雄浑的黄石假山“云岗”,南面有太湖石堆成的花台。围绕着轩堂,种植着十余棵桂花树,分外高耸,修长翠绿的枝干覆满小山丛桂轩的屋顶。秋风送爽之季,桂树飘香四溢。雨后,桂花落满地上、假山石上、屋檐上,遍地“黄金”,江南的美在此刻具象化。据了解,小山丛桂轩为网师园旧时园主的花厅,供生活起居兼会客之用。其名称取意于北周文学家庚信暮年的作品《枯树赋》中的“小山则丛桂留人”,以喻迎接和款待宾客之意。

  怡园有处金粟亭,位于园中水池的东岸,亭旁是一片桂花树。“金粟”是桂花的别名,因其花蕊像金色的粟米,亭子的名称也来源于此。亭内悬挂着匾额“云外筑婆娑”,为当代书法家华人德书写。而所谓“云外筑婆娑”,出自宋代诗人辛弃疾《水调歌头·万事一杯酒》中的“杜陵有客,刚赋云外筑婆娑”,意思是“在高处,桂树弄影,婆娑起舞”。在怡园赏花,运气好还能偶遇“明星猫夫妇”小白、老咪也出来闻花香。

  

  

晴时沧浪亭,满园桂花香

  沧浪亭的清香馆,秋有桂花冬有腊梅,得名自李商隐的诗句“殷勤莫使清香透,牢合金鱼锁桂丛”之意。曾经这里种植了十余棵桂花,原名为“木樨亭”。如今,清香馆小院中并排种了四棵桂花树,其中两棵是约180岁的金桂,另外两棵是新种的银桂,植株较为细瘦。桂花飘香时节,因馆北的围墙高,在小院之内清香凝聚不散,雅致有味。

  在爱情园林耦园,园林设计与建筑命名处处紧扣主题。耦园东花园以双廊环山绕水,东部“筠廊”周边种竹,以“竹”象征君子的高尚气节,“筠”为多音字,与“君”同音;西部“樨廊”周边植桂,以“桂花”寓意女子的温婉内敛,“樨”与妻谐音。这样的巧妙命名既体现了园主沈氏夫妇的伉俪情深,又极具文化内涵。位于樨廊之始的储香馆,馆前临庭院,院中遍植丛桂,每至金秋,桂花飘香,满室芬芳,生动诠释了“储香”二字的含义。

  

  

此图来源苏州园林官微

  一年秋意浓,十里桂花香。此时正是闻香识桂的最佳时期,在苏州,除了园林里可赏桂,还有专门以桂花命名的公园——苏州市桂花公园、澄阳桂花公园,闻名遐迩的“桂花之乡”——吴中区光福镇窑上村……赏桂佳地遍布全城,苏州市园林和绿化管理局推出《苏州赏桂地图》,邀市民游客共入“桂花局”。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园林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