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锡有一处500多年历史的私家园林。喜爱园林的朋友一定对这个园林去过,并不知不觉爱上它。它位于无锡惠山脚下,在锡惠公园内部,是一个典型的园中园。
可能你会被这个私家园林的小巧精致所吸引,也可能会对它绝妙的借景手法所惊叹,但这个名为寄畅园的私家园林,其实不仅限于园内的景致和园外的巧妙借景,还有它妙趣横生,饱含寓意,更是流传着不少故事的题字。
寄畅园园门口的牌匾“寄畅园”就是有寓意有出处的。寄畅园原名为“凤谷行窝”,后来的主人将这个私家园林改名为“寄畅园”。这来源于王羲之的“取欢仁智乐,寄畅山水阴”诗句,颇有寓意。而这块牌匾的题字是由乾隆皇帝亲自题的。
“凤谷行窝”至今依然存在,不过已经变成了园内的一处建筑的名字,这是一个敞厅。为什么叫“凤谷行窝”?其实凤谷二字好理解,因为园林主人秦金号凤山,从他的字号中取字,而这个园林又在惠山山谷,所以叫“凤谷”。
但是“行窝”是什么意思呢?据说行窝是为了区别于皇帝的行宫,是为了避讳才用的“行窝”。但也有人说:这是因为园林主人对一个名叫圆显的僧人特别尊敬,圆显把自己的居室叫作“行窝”。所以爱屋及乌,园林主人便也把自己这个园林叫作行窝。
“凤谷行窝”有一幅对联,联云:杂树垂荫,云淡烟轻;风泽清畅,气爽节和。不过估计大多数人没有看明白这到底是写的什么吧?
出行窝,前面是一个小庭院,这里依然保留着最原始的设计,假山绿树,还有一汪小小的碧潭,墙上题的字是康熙赐给寄畅园的 “山色溪光”和乾隆赐给寄畅园的“玉戛金枞”,两帝先后题写,寄畅园在当时也算是备受荣宠了。行窝里挂着的“松风水月”牌匾,也是康熙帝的手笔。
再到秉礼堂。这是一个寄畅园内一个很小的庭院,园内有厅堂、碑廊、水池,花木和太湖石,布局紧凑精美。“秉礼”一词来源于关公,据说园主人最是佩服关公的“秉礼”,故而起名“秉礼”堂。
再看这个地方。这是由古人王能父题书的“侵云”、“碍月”,东塔侵云云绕塔,西峰碍月月藏峰。这种意境是不是很棒?
在锦汇漪的中心地带的知鱼槛,这里一个三面环水的方亭,是赏景的绝佳地。亭中有园主人的诗“焉知我非鱼”,取义应该是庄子的“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锦汇漪东南角上的六角小亭,悬着一块“郁盘”的匾额。王维曾经写诗有:“岩岫盘郁,云水飞动”,诗中有郁盘一词。不过郁盘还有一个故事:相传乾隆召惠山寺僧人在此下棋,结果乾隆难以招架,僧人让棋于帝。乾隆换地知道自己并非对手,心中非常抑郁,于是下旨改亭名为郁盘。
寄畅园东南角有个小亭,亭中一碑,镌刻有乾隆御笔题诗和作画“介如峰图”。亭前一池,池东立一湖石,倚墙而立,有人说这石头像一个美人对镜理妆,所以被叫作“美人石”,而这个池子也因此得名“镜池”。但是好像乾隆皇帝不喜欢,他硬是将这块石头改名为 “介如峰”。
这美人石对面还有一块黄石,很多游客说,这是一块癞蛤蟆石,因为“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另外,为了这块美人石,还有人专门为她修建了一块美人石碑。
在寄畅园主建筑卧云堂的堂前,有一块来自康熙题写的“山色溪光”的匾额。这里是康熙、乾隆两帝巡幸寄畅园的接驾处。
还有一个先月榭,榭中有当代红学家冯其庸写的“先月榭”匾。先月,这两个字感觉挺有意思的,不知道是不是当年寄畅园赏月的最佳地?
最后,寄畅园游览小Tips:
游览路线:凤谷行窝——秉礼堂——碑廊——含贞斋——九狮台——案墩——鹤步滩——八音涧——梅亭——嘉树堂——大石山房——七星桥——涵碧亭——知鱼槛——郁盘——凌虚阁——介如峰碑(亭)——先月榭——卧云堂——瓴梵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