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杰雄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雨霁初晴,天清气爽,与西樵诗社的诗友们一起畅游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可园”和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九位进士的“南社明清古村落”,领略了身处闹市区的“可园”雅意文风,探寻了古村落祠堂背后的文化底蕴。
诗画园林
霁色湖光,天随人意,冬至小寒晴柔。
古台清榭,廊碧暗通幽。
曲颈高歌自许,湖云上、水静兰舟。
园林里,朱门雅意,壁坏好联留。
风流,留恋处、山林咫尺,闲步绸缪。
似旧时诗侣,花困瀛洲。
投笔从戎旧恨,沙场梦、尘暗貂裘。
凭栏久、幽心怀古,寂寞下可楼。
一阕《满庭芳》后,心里洋溢着“只可自怡悦”的高兴,这首词算是对整个“可园”的诗意概括,也算是不负“西樵诗社”组织的这次东莞采风之行吧。
认识可园,得先认识它的主人——张敬修。张敬修(1823~1864),东莞博厦人,既是一位行伍出身的武士,也是一位精通于琴棋书画的雅士。这一点从可园的建筑特点和众多楹联中可以窥见主人的为人处事和生性爱好。
有楹联为证:
环碧廊对联:十万买邻多占水,一分起屋半栽花。花隐园对联:可寻香梦迹;园系故人情。雏月池联:大可浮家泛宅;岂肯随波逐流。邀山阁联:大江前横;明月直入。藏书阁联:雨余窗竹图书润;风过瓶梅笔砚香。可堂联:可可动情思漫问可楼何处觅;堂堂消岁月应怜堂庑此间存。
是的,可园是一幅画,是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精美园林。
可园,位于东莞市莞城区博厦村西部,为清代广东四大名园之一,与顺德清晖园、佛山梁园、番禺余荫山房合称清代粤中四大名园。
可园最初的主人张敬修筑园之后,广邀文人逸士,大排筵席,以示庆贺“新屋入伙”。一众亲朋好友,在参观完“新居”后,对于主人家的盛情,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词汇来描述眼前的“华屋”,情不自禁地说:“可以,可以;不错,不错。”说者虽无意,听者却用了心。正所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可以,可以,园子可以,一时意会,遂命名“可园”了。可园,名虽朴,诗味浓,已然颇合主人生活情趣。
可园的灵气,来自亭台楼阁与花草池塘的巧妙组合。可园的楼阁亭台与池桥厅房,通过式样不同的大小门及游廊、走道精巧地联成一体,并运用了“咫尺山林”的手法,在有限的空间里呈现出大自然的景色。可园虽小,但以“可”字命名的地方就有若干,如:可楼、可轩、可堂、可亭等,还有颇具诗意的名称,如:博溪渔隐、问花小院、雏月池馆、绿绮楼、息窠、诗窝、钓鱼台等。至于它们的特色,互联网上有详细的介绍,在此就不再赘述了。
可园建筑的第一大特点是四通八达。由于张敬修是行伍出身,可园的设计布局有如三国孔明的八阵图,人在园中,稍不留神,就像进入八卦阵一般,极可能会迷失路径。
可园的第二大特点是:雅意文风。张敬修虽然身任武职,但对琴棋书画造诣颇深。所以整个庭园虽偏于武略,但可园的造景、亭台楼阁的命名都显出雅意极浓。
可园的楹联,可以说是可园的灵魂,彰显出主人的文人雅趣。谁谓“池塘”曲,谢家幽梦长,可园便是激发诗情的地方。虽然我们这次参观可园的时间短暂,不能熟知可园各个景点的具体方位、布局,但还是有了对“可园”最初的意境,凭园有思,遂题为《可园七首》:
可园阆苑
青阳时雨霁,独上可园楼。
旧主知真味,今人唱妙讴。
清心庭宇洁,巷竹渚亭幽。
阆苑还堪比,文风弄日柔。
可园怀古
大观可惬客游多,亭榭楹联字唤鹅。
精舍主人魂觅处,湖禽时见向天歌。
可园怡情
大观气派可堪题,门口楹联宝墨遗。
园景游来仙子羡,文人却是畅神思。
可园争辉
一楼高耸势巍巍,九曲回廊接翠微。
精舍迷宫如八卦,芳园因客耀光辉。
可园文章
景夺文章入妙联,诗家最爱此芳园。
回廊清榭行吟意,诸景生情咫尺间。
可园风流
园林精舍可闲游,雅意抒怀古壁留。
投笔从戎三败绩,不输文采显风流。
可园题名
回廊抱水矗危亭,咫尺山林信步迎。
疑入仙家真福地,主人却赐可园名。
可园楹联众多,无不在诉说着主人的生前品位。如原前门联:未荒黄菊径;权作赤松乡。上联用陶潜“采菊东下,悠然见南山”的典故,下联用张良帮助刘邦打平天下,建立汉朝,知道刘邦只能共患难,不能同享福的心思,急流勇退,遁入空门,自称赤松子的故事。表达出张敬修这位可园主人名为隐退,实欲复出的心思。
十万买邻多占水,一分起屋半载花——这是本次游览可园最先见到的楹联,也是此次我们观赏可园的入口处,这就是环碧廊对联。可园临湖设游廊,应该指的就是在这里了,对面的湖亭,也许就叫可亭吧。
可羡人间福地;园夸天上仙宫——这是前人揄扬可园最为出名的楹联,现悬挂于可园正门的入口处,涵盖了整个可园真正的内在美。寥寥十二个字,道出了可园的雍容华贵,堪称天上人间。
可园之美,美在内涵丰富,美在人文荟萃,美在咫尺自然。
祠堂之魂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面姓家。”参观南社明清古村落,这首诗会不自觉地在游人嘴边吟唱。为什么?请听导游慢慢道来。
“……据《南社谢氏族谱》记载,南宋末会稽(今浙江绍兴)人谢希良之子谢尚仁因战乱南迁,几经周折于宋恭帝德佑乙亥元年(1275)定居南社,历明、清近几百年的发展,形成了6.9平方公里的古村落……”
大家知道,东晋时期的王谢两大家族非常出名。“王与马,共天下”,从这句民谣中可以看出王导是东晋朝的实际创造者,也就是说,司马睿(司马懿曾孙)能够取得帝位,主要靠王导的支持。
诗词中提到的“谢”,就是指挥以少胜多“淝水之战”的谢安,别名安石,他是晋孝武帝的丞相。另王导是王羲之叔父,至于谢安,王导当宰相时就很看重他了,他也是参加王羲之兰亭集会的一员,平日与王羲之诗酒唱和,书法切磋,他们都曾居住在乌衣巷。
乌衣巷,是东晋时豪门贵族聚居之处。他们的子弟,人称为“乌衣诸郎”,这巷名便由此而来。
王谢两大家族,在大唐时期,已呈衰败气象。据说,如今我们参观的南社明清古村落,就是安石公旗下的一支。
南社明清古村落,位于广东省东莞市茶山镇南社村,离东莞市中心区约18公里,交通十分方便。京九铁路和广深铁路的东莞站,只要人在中国境内,朝发夕至,简便快捷。广东众多高速互联,东莞市东部快速干线、莞龙路、石大路等均可到达,自驾车一日观光游,时间充裕。
去南社村,看什么?首先是祠堂,村有明清祠堂30座,富丽堂皇,蔚然可观;其次是看民居,村有古民居250座,高高低低,依山而筑;看庙宇,村有古庙宇3座,教忠教孝,祈福纳祥;还有看古井、古水塘,还有古墓葬,古围墙及其遗址,门楼、谯楼等。
诚然,到此一游,作为一名业余文学爱好者,探寻古村落的文化底蕴,领略各个祠堂建筑的历史故事,正是文人们的兴趣所在。
祠堂是南社古村落古村落的最大特色。祠堂是族人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里,家族观念相当深刻,往往一个村落就生活着一个姓的一个家族或者几个家族,多建立自己的家庙祭祀祖先。
南社明清祠堂原有36座,分别为谢氏祠堂、麦氏祠堂、卫姓祠堂。由于人为和自然的破坏,5座谢氏祠堂和1座卫氏祠堂已经荡然无存。现存的30座祠堂中,保存完好和较好的有19座,保存一般的有6座,保存较差和破坏严重的有5座。除了1座麦氏宗祠外,其余29座均为谢氏祠堂。一般来说,祠堂一姓一祠,但南社村却一姓多祠,一姓是指“谢”姓,这个就很特别了。通过导游进一步介绍,我们知道,如今现住的三千多村民中,谢姓村民占90%左右,谢氏是南社村的一大姓氏。然而,导游也说,谢氏在明朝中期以前,在村中并不是大姓。谢姓在南社村的崛起,说来还有这么一段故事:
南社村谢姓的始祖谢尚仁是广东南雄州推官谢希良的儿子,生于宋嘉熙二年(1238年)。其父谢希良为浙江会稽进士,在南雄州推官任内,执法严明,秉公协理刑事案件和狱中事务,深受当地老百姓好评。在家教方面,常以“勤俭、立志、好学”教子,使谢尚仁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南宋末年,元兵大举南侵,南雄州的老百姓纷纷南逃。谢尚仁孤身一人夹在南逃的难民之中,他听说东莞安宁,就逃到茶山芦荻墩避难。由于芦荻墩荒凉,难于谋生,后听说南社“山水其秀,田多地沃”,于是又从芦荻墩迁居南社,与戚、席、麦、陈、王诸姓并居。谢尚仁初到南社村时,生活十分艰难,在马头岭山坡搭一茅棚居住。因他从小就在官府中生活,不懂耕田种地,只好靠补鞋为生。村中诸姓父老,见他为人忠厚,十分勤俭,就为他做媒娶邻村王姓姑娘为妻。小两口日夜操劳,小有积蓄,就买些田地。谢尚仁不再靠补鞋维持生计,与妻子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归的农耕生活。谢尚仁婚后生有一子,取名士昌。士昌又生有二子,并秉承父教,使勤奋好学、勤俭节约的良好家风世代相传。从第三代起,谢氏在南社诸姓中站稳脚跟,逐步改变了贫穷的面貌,到了明朝中期,谢氏人丁兴旺,成为南社诸姓中的强势一姓。
南社古村落村民秉承先人优良家风,明清时期人才辈出,九位进士,荣耀故里。为了奖赏他们,激励后人,族人允许他们自建祠堂,以示褒奖。全村共29间祠堂,从另一侧面,已说明了南社村谢氏家族秉承的是崇书尚礼的儒家风范。
南社古村落面积近7平方公理,一水两岸格局,中间以长方形水塘为中心,两边临水的地方就是古各家祠堂了,祠堂后面就是依山势建筑而一脉相承的民居了。近几年来,古村落先后被评为东莞市文物八景之一、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谢氏大宗祠——现存始建时用的香炉和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肇建碑刻。
百岁坊——始建于明朝,现存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百岁翁祠记》碑刻,记载为纪念百岁老人谢彦庆而将其居所改为祠。
谢遇奇家庙——清同冶四年乙丑科中式第四十二名进士,后随左中堂到新疆平乱,立下战功后任职总兵,回广东后又任两广提督。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为纪念武进士、官至总兵的谢遇奇而建家庙。
资政第——为清光绪二年(1876)丙子恩科会试中式第九十九名武进士、礼部主事谢元俊书院。
还有以光绪六年(1880)武进士谢汝镠家宅为典型代表的民居,等等这些都是南社古建筑群中的精品。
可惜,我对广府建筑知之甚少,对祠堂的研究也涉猎不多。所以,也只得亦步亦趋地跟随着导游,认真听她的介绍,听取祠堂后面的故事,然后就是留影纪念。诚然,触景亦有思。
“冢地踞村头,家风亘古流。堂前谢家燕,记住此乡愁。”说的是古村落里的一座坟冢,这很特别,中国很少有人死后葬于村口的,但南社村的古村落却是例外。
以谢姓为主的古村落,宗祠形胜,檐头上的燕窝,似在唤醒着自己,若有所思,一时思接先贤,悟出一首诗,以此作结:
宗祠形胜脉流长,大晋乌衣永不忘。
似识谢家堂上燕,原来本姓是称王。
(图片来自于网络)